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 材料一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

阅读材料:

材料一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风俗考》

材料三雍正九年(1731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锅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得旨:铁不许出洋,例有明禁,而广东夷船,每年收买铁锅甚多,则与禁铁出海洋之功不符矣。杨永斌所奏甚是,……及官员处分、商人船户治罪之处,悉照所请行。粤东既行查禁,则他省洋船出口之处,亦当一体遵行,永着为例

——《清世宗皇帝实录》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苏州经济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

(3)结合教材举例说明这种新现象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反映。

 

(1)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增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海禁”政策(或者“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海外市场;隔绝了与先进国家的交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发展。 (3)产生了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出现了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和材料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商业的人数增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等方面回答这所反映的苏州经济的新现象。 (2)本题根据材料三“定例,铁锅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得旨:铁不许出洋,例有明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海禁”政策的角度指出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发展缓慢的原因。再从失去海外市场、隔绝与先进国家的交往、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发展等方面回答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 (3)本题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从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等方面举例说明这种新现象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人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制度有何特点?有什么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有何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经指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这说明

A. 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响而爆发

B.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直接引起农民起义

C. 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 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 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 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 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 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查看答案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查看答案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