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隋唐建立二省六部制以来,六部尚书的品秩一般是正三品,侍郎是正四品;明初改尚书为...

自隋唐建立二省六部制以来,六部尚书的品秩一般是正三品,侍郎是正四品;明初改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明初官秩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丞相制度的废除

B. 笼络开国功臣的需要

C. 内阁制度的实施

D. 加强皇权的必然选择

 

A 【解析】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属皇帝,所以六部官阶提高,这是中枢机构的调整,故选A;开国功臣并非任职六部,排除;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不能统帅六部,排除C;六部官阶提高不利于加强皇权,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影响下表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朝代时间长短

B. 经济格局变化

C. 王朝力量强弱

D. 疆域面积大小

 

查看答案

唐太宗重申三省制,凡军国大事,由中书舍人各抒已见,并且署名。,制敕草成后,经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再送门下省,交由给事中、侍郎驳正;复奏以后,然后施行。“由是鲜有败事”。据此可知,唐太宗这一做法

A. 减少了决策失误

B. 加强了君权剥夺了相权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中书门下的职权

 

查看答案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

A. 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    B. 扩大了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

C. 达到了屏藩朝廷的目的    D. 造成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

 

查看答案

《诗经》记载:周成王在祭天时,曾告诚农官率领农民播种百谷,开垦私田,大家一起来耕作,万人成对在田间。据此可知此时

A. 铁犁牛耕开始使用

B. 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颜临瓦解

C. 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D. 集体劳动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