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解析】试题分析:(1)内容:要求“根据材料一”直接概括,由材料一中的“中国风气未开”、“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操之自上,则两得之”、“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答案。背景:结合19世纪末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即可。 (2)异同: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逐点比较概括。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两人的观点即可以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是都主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不同:由材料一中的“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和材料二中的“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可以得出其不同在于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特别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是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这就是说新三民主义必须

A. 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 有利于国共两党的合作

C. 代表工农阶级的根本利益

D.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据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严复对西方近代政治文化的精辟概括

B. 与洋务派“中体西用”说没有本质区别

C. 在当时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改良思想家的认识

D. 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查看答案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徐继畬著,1848年出版):“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侯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可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①中美文化交流的情况

②鸦片战争前后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③对华盛顿和美国民主制度的赞誉

④主张学习美国民主政治挽救民族危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 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