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A.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 普遍重视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C. 普遍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

D.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A 【解析】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排除BCD,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 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政府组织了“民间资源保护队”,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拥有队员达50万人。下列新政措施中,与这一做法和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A. 向减产农民提供补贴

B. 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C.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D. 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

A.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 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

C.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

D. “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靖“倭寇”危机,暴露了明朝官方应对海上危机的乏力,意味着朝贡贸易走向尾声。最终在调兵遣将平息倭寇以后,明朝海洋政策完成了从以政治为重心到以经济为重心的转折,做出了重大调整。政策转变意味着制度变迁,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虽然经历了诸多曲折,但是,前者孕育了福建海商合法化及其集团的崛起,到万历末年,“海舶千计,漳、泉颇称富饶”,中国海商集团迅速成长壮大起来,成为17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的主体;后者孕育了葡萄牙人入居及其经营海上贸易合法化;澳门的兴起和发展,自一开始,就是中国海商与居澳葡萄牙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澳门形成广州外港,开辟了多条国际海上贸易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全球。两种海上贸易模式预示了晚明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新格局——东西洋贸易网络正式开创运行。制度变迁导致的海上贸易新模式为民间海商迅速崛起为中国海上力量的主体铺平了道路。

——《明代海商与海上秩序》

材料二17世纪的英国人沃尔特·雷利爵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

——艾跃进《从海防意识看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嘉靖年间海洋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海洋政策未能如英国人所说“控制海洋”“控制世界”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已经看到,从五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怎样以奇特的方式进行的。从尼罗河走到了关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到16世纪,它再一次向西迁移,并使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根据房龙《人类的故事》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的表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