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 全面抗战的需要

B. 国民政府推出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

C. 国共合作的推动

D. 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

 

B 【解析】A项中的“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段“1927——1936年”,故排除;C项中的“国共合作”的时间段分别为1924——1927年、1937——1946年。均与题目中的时间段“1927——1936年”不符,故排除;D项的表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史实不符,故排除;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是近代有人对轮船招商局评论。对该局作用理解最正确的是(  )

A. 大大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 扭转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改变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出超格局    D. 打破了列强控制中国水运的局面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

A.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C. 民族工业发展落后    D. 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查看答案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

A.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

B. 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 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查看答案

实业救是近代社会的进步思潮,受此影响,甲午战后兴办的企业是

A.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贻来牟机器磨坊            D.大生纱厂

 

查看答案

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