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 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 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 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D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是唐初政府的法令,而材料二来自中晚唐诗人的诗作,两则材料各自的时间不同,反映出唐初对城市的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商业活动控制放松,到宋代完全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打破了交易的空间、时间限制,故D项最合理。A没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排除;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排除BC。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

 

查看答案

2010年在安徽省蚌埠市发掘出双墩1号墓,出土随葬品2 400余件(如图),据考古专家论证,该墓主极有可能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国君。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当时人们还不会烧制瓷器    B. 当时冶金业特指青铜铸造

C. 当时金属乐器铸造术先进    D. 当时钟离国国君身份是大宗

 

查看答案

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A. 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 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查看答案

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