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分归大鸿胪和少府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多由皇帝的心腹宦官担任。其首要职责是向宫廷进献海外珍品,兼管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负责征收舶税,“以助国用”。市舶司最多时有10个,主要设在沿海地区。南宋高宗末年,泉州、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年入达200万缗,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1/5。明朝承袭前代,在主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以适应海外诸国朝贡的需要,且终明之世,罢置无常。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粵四海关。1757年,除粵海关外,其余三大海关被关闭

——摘编自傅宗文《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管理传统与早期海关》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美、法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通商条约,要求“邀请英美法人帮办税务”。据此,英国人李泰国被任命为首位海关总税务司。总理衙门成立后英国人赫德接替李泰国。赫德执掌海关期间,引进西方人事管理制度,对海关人员的职权、薪资、晋升、惩戒都做了细致规定,并仿照英国建立新的会计制度。由于管理严密,海关财务很少发现舞弊现象。从1861年到1910年间,清政府的关税总收入增长了5.8倍。海关还为京师同文馆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清政府驻外使领馆的经费也由海关提供。1878年,天津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标志中国近代化邮政的开始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关和清代前期海关的不同。并简要评价近代海关的作用。

 

答案 (1)特点:出现早,各朝均有设置;管理机构逐渐专业化、制度化;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唐朝以前政治色彩较为明显;宋代发展到高峰,经济职能突出;清代前期改设海关,逐步限于广州一地。(答出一点1份, (2)不同: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管理模式逐渐近代化。 作用:(积极)一定程度提高了关税收入,为清政府统治提供了财政支持;参与近代教育、外交、邮政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消极)具有半殖民地性,便利了列强对华侵略。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归大鸿胪和少府管理。唐……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明朝承袭前代,在主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粵四海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出现早、各朝均有设置、管理机构逐渐专业化制度化、宋代发展到高峰、清代前期改设海关逐步限于广州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 (2)本题根据材料二“赫德执掌海关期间,引进西方人事管理制度,对海关人员的职权、薪资、晋升、惩戒都做了细致规定,并仿照英国建立新的会计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西方列强的控制、管理模式逐渐近代化等方面指出中国近代海关和清代前期海关的不同。再从提高关税收入、参与近代外交邮政的发展、中国近代化、半殖民地性等方面简要评价近代海关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A. 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    B. 议院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C. 议院是朝廷咨议机构    D. 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查看答案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发布上谕:“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需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用特行申谕,嗣后内外臣工,务当清白乃心,一化新旧之见。”表明慈禧太后

A. 允许推行部分维新措施

B. 告诫臣工和维新派划清界限

C. 顽固守旧,拒绝维新变法

D. 正式开始垂帘听政

 

查看答案

“欧洲近代的黎明时分,商业的繁荣促成了世俗情感和理想的释放。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令人赏心悦目,而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广大地区的宗教改革则震撼人心。”“震撼人心”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从实质来说是

A. 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 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

C. 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 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查看答案

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查看答案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厚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 奖励军功    B. 奖励耕织

C. 焚烧诗书    D. 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