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对外贸易中各国所占比重(%)。以下对表格信息...

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对外贸易中各国所占比重(%)。以下对表格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国别

输入

输出

1868

1888

1896

1906

1913

1868

1888

1896

1906

1913

英国

33.4

24.0

21.1

18.4

16.5

61.8

18.1

8.6

5.6

4.1

日本

3.6

4.6

8.2

14.3

20.4

1.3

3.9

8.7

14.1

16.2

美国

1.1

2.5

5.6

10.4

6.0

9.5

9.7

8.5

10.9

9.3

俄国

0.1

0.4

1.1

0.1

3.8

1.2

7.9

11.4

7.9

11.1

法国

-

-

-

1.0

0.9

-

-

-

10.7

10.1

德国

-

-

-

4.0

4.8

-

-

-

2.4

4.2

其它各国

2.8

5.5

7.1

8.3

8.1

7.7

17.5

17.5

10.7

12.3

 

 

A. 英国所占比面下降反映出英国失去世界求霸主地位

B. 日本所占比重上升主要源于《辛丑条约》的签订

C. 美俄法对华贸易逆差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D. 各国对华贸易比重的变化实际反映了实力的消长

 

D 【解析】材料反映的只是中英贸易的变化趋势,不能得出其是否丧失世界霸主地位的结论,A不正确;日本比重迅速上升应该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不正确;材料只是反映的是各国对华输入和输出所占的比重,没有输入和输出的具体比较多少的比较,不能得出出超或入超的结论,C不正确;各国对华贸易比重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各国在华实力的此消彼长,D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的地方官员绝对不被允许在自己的出生县份乃至省份服务,也不能与其亲威乃至同省乡亲同时在相辅或相近的位置上任职,这种制度性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B. 有效实现权力制衡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古代夜市时,引用了东汉应劭《风俗通》的一段记载:“夜籴,俗说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无人也。今乃夜籴谷,明痴呆不足也。凡斯不敏惠者曰夜籴。”对此,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 材料中“夜籴谷”的记载,明确证明东汉已经出现了夜市

B. “夜籴”是一种俗语,不能作为东汉已经出现夜市的证据

C. 结合上下文,“夜籴谷”更多是一种假设而非真实的存在

D. 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详加考辨,并结合多种材料综合考虑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日两餐制,三餐制最早是周王的特权,到战国时贵族大多实行三餐制。隋唐时期,三餐制在民间普及。但直至清末,两餐制的传统仍在北方部分地区保留。这反映了古代饮食制度

A. 受物质条件与社会习俗制约

B. 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

C. 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

D. 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查看答案

《管子·任法》中记载:“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法律的主要功能是要约束民众的行为

B. 其中蕴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C.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

D. 法实质上是君主进行统治的有力工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德国觉得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时时可以对征服者进行报复……为了这些理由,所以我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统治下割给别国。”

材料二克里孟梭复文:“假使必须对德国表示宽容,那么应该给它在海军和殖民地上得到满足,并让它扩大商业势力范围。”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主要反对什么?他的理由是什么?

(2)劳合·乔治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克里孟梭复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英法对德态度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