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日两餐制,三餐制最早是周王的特权,到战国时贵族大多实行三...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日两餐制,三餐制最早是周王的特权,到战国时贵族大多实行三餐制。隋唐时期,三餐制在民间普及。但直至清末,两餐制的传统仍在北方部分地区保留。这反映了古代饮食制度

A. 受物质条件与社会习俗制约

B. 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

C. 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

D. 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A 【解析】由材料可知,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开始普及三餐制,北方部分地区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依然保留两餐制,说明古代餐饮制度受物质条件和社会习俗的影响,A正确;BC不正确;D比较片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管子·任法》中记载:“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法律的主要功能是要约束民众的行为

B. 其中蕴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C.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

D. 法实质上是君主进行统治的有力工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德国觉得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时时可以对征服者进行报复……为了这些理由,所以我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统治下割给别国。”

材料二克里孟梭复文:“假使必须对德国表示宽容,那么应该给它在海军和殖民地上得到满足,并让它扩大商业势力范围。”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主要反对什么?他的理由是什么?

(2)劳合·乔治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克里孟梭复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英法对德态度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识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

图一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图二五四运动时期的上海街头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哪一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景体现了哪些主要矛盾?

(3)综合上述图片和问题,简要说明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局限性。

 

查看答案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陆军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凡尔赛体系

A. 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B.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尖锐

C. 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 美国与日本争夺中国山东矛盾的尖锐

 

查看答案

有人说“巴黎和会虽然播下了战争种子,但这个种子能否发芽还要看是否有合适的国际条件”,而最能提供这样的条件的是

A.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

B. 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C.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D.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