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C 【解析】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一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有选举产生,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体现。公元前89年《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有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予的人罗马市民权。公元前49年,恺撒授予波河以北的所有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公元212年安东尼努斯敕令把所有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上述市民权的授予行为:

A. 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

B. 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

C. 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D. 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查看答案

古希腊执政官尼西阿斯曾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材料反映出古希腊

A. 公民大会的实权遭到削弱

B. 多数暴政毁灭了民主政治

C. 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

D. 民主权力行使有滥用色彩

 

查看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这段材料反映了

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C. 实行的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审分览》载:“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

A. 消除诸子矛盾

B.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C.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 实现长治久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后,历史学家出身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真正的正义与持久的和平计划:公开的和平条约取代秘密外交;裁减军备,只需满足保卫国家安全;民族自决,清晰的民族主义愿望都能得到最大满足.他将一战描述为一场人民战争,旨在反对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捍卫自由和民主.他受到许多欧洲人的热情欢迎.然而,威尔逊很快发现,巴黎和会上其他国家都被更现实的动机驱使.战前的密约不能完全忽视,即使它与民族自决相抵触;国家利益同样使会上的讨价还价变得更加复杂;英国首相的选举承诺是让德国为战争买单;法国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安全;德国未被邀请参会,而俄国因为内战也不能参会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总统和平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威尔逊总统和平计划遭遇困境的现实因素。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是战胜国。由于中国实力太弱,《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并迫使中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此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必须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