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之一身应事接物,无非义理之所在,人虽不能尽知,然其大端宜亦无不闻者要力行其所...

“人之一身应事接物,无非义理之所在,人虽不能尽知,然其大端宜亦无不闻者要力行其所己知,而勉求其所未至,则自近及远,由粗及精,循循有序,而日有可见之功矣。”材料所强调的观点是

A. 格物致知

B. 经世致用

C. 知行合一

D. 明道救世

 

A 【解析】根据题干“求其所未至,则自近及远,由粗及精,循循有序,而日有可见之功”可知要贯通,必须要花功夫,格一物,需由近及远,层层而进,体现了宋明时期二程和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是由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形成,主张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题干中未涉及到社会现实问题,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明中期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与题干探究事物无关,故C项错误;明道救世是顾炎武的思想,明道就是明白道理,救世就是要对社会有贡献,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查看答案

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

A. 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B. 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 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

D. 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史料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料

解读

A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的政治文化稳定性与延续性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浪漫情怀

C

“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

D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现实主义诗人雪莱的名句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从而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路。率领这支船队进行航行活动的航海家应是

A. 迪亚士

B. 麦哲伦

C. 达·伽马

D. 哥伦布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未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库伦本为民国领土……甚盼熟筹利害,棱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幸福。”不久,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摘编自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简要评析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