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

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他的这一观点

A. 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

B.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C. 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

D. 大力倡导经世致用

 

C 【解析】据材料“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李贽从爱才爱民的客观角度评价武则天,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故C项正确;统治者爱才爱民与“天理人欲”的束缚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说明李贽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经世致用指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材料也没有反映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 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 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 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查看答案

王阳明认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表明

A. 将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B. 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

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 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 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 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 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李贽主张“因材”“并育”,“名从所好,各骋所长”。李贽的这些言论

A.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B.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C. 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D. 抨击了道学的虚伪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

A. 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 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 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 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