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法律体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保障平民利益

D. 维护帝国统治

 

B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修改的方向是力争实现贵族和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选B项,不选C项。完善法律体系不是修改法律内容的原因,不选A项。当时正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不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格拉底是雅典卓越的思想家,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检察官指控,罪名是煽动青年、不尊敬城邦的神。经过抽签选举的500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苏格拉底为自己进行了辩护,陪审法庭经过两轮投票;最后以360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A. 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

B. 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C. 公民的社会政治素养与民主无必然联系

D. 古代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有内在一致性

 

查看答案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这也就是说

A.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B.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D.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查看答案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查看答案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A. 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 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 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 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