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A. 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

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A. 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 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C. 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D. 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A 【解析】试题分析:既然是“实质意义”,就要从改革的出发点去思考,中世纪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障碍,改革就是要冲破其束缚,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故选A。B项并非是实质意义,而是结果;C项说法明显错误,马丁路德的改革主要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错误,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些事件是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发生的

①“九十五条论纲”

②德意志农民战争

③新、旧教诸侯战争

④《圣经》德文手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16世纪的著名画作《路德焚烧教皇令》。这一历史现象所反映的重要信息是

A.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说

B. 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

C. 宗教改革旨在推翻天主教

D. 路德反对天主教思想禁锢

 

查看答案

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 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查看答案

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查看答案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 教会是否腐败

B. 信仰是否必要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