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A. 辽夏经常攻宋 B.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A. 辽夏经常攻宋

B.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C. 土地兼并严重

D. 财政入不敷出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即积贫的局面,根源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官僚机构庞大,军费、官僚开支浩大,故B项正确;AC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源,排除;D项是财政危机的表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集中军权为首,这是因为。

A. 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B. 先易后难,经济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C. 赵匡胤是后周统兵大将

D. 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中原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官僚占有大量土地

B. 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C.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D.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

 

查看答案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不包括。

A. 财政困难

B. 经济发展衰退

C. 边患严重

D. 阶级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下图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画像。他对土地兼并实行的措施是。

A. 抑制

B. 禁止

C. 放任

D. 鼓励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开皇二年(582)(隋文帝)制订户籍新法,把人口按

年龄区分黄(3岁以下)、小(3岁-10岁)、中(10岁-17岁)、丁(18-60岁)、老(60岁以上)。次年,把成丁由18岁改为21岁,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役二十日,纳租粟三石,绸絹二丈、绵三两。户口不实便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为“大索貌阅”,即为了编定户藉,地方官每年要亲自查验户口、年龄、疾状,称为貌阅,对户主的手实(申报)加以核对。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隋文帝便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由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祥”,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从中析出若干小户。经过历年检括,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年)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的背景及其改革举措。

(2)据材料,说明隋文帝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