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为了开拓对外贸易,荷兰政府成立了以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为了开拓对外贸易,荷兰政府成立了以资本联合为基础、具有独立法人的商业(股份)公司—一荷兰东印度公司。该国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为期21年的船运貿易垄断权。该公司的决策形式是公司董事会的评议、协商;其公司管理范围也不仅是贸易一项,还要管理公司所辖地区的民众、维持同亚洲各邦国的关系、建立军事组织以及自卫、进攻等军事活动等。到1669年,东印度公司在非洲和亚洲沿海许多地区建立起殖民贸易据点,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闽人以海为田”,但遭遇明政府的海禁。明末,福建海商郑芝龙在1628年建立了一支拥有千艘海船的武装走私力量。自郑芝龙开始到郑成功的经营,郑氏家族慢慢形成了一个依靠血缘、地绰和服从个人指令的军事组织。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另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举起反清复明大旗,同时还保证了与欧洲各国貿易往来的平等性,甚至掌捏了商品的定价权。郑氏集团的贸易船队以台湾为中转站,贸易版图北至日本九州,南至印尼巴达维亚,貿易对象包括日本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和南洋各国商人。1684年,在台湾的郑氏后人接受清政府劝降郑氏集团瓦解,台湾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摘编自赵雅丹《17世纪中荷海商集团组织差异及原因分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中国郑氏集团的不同性质、组织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郑氏集团其商业经营活动的相似之处,简要评述其不同的命运结局。

 

特征: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政府授权成立,集武装殖民与海外垄断贸易一体的、股份制性质的特权贸易机构;郑氏集团是家族式的和具有地域特征的、明确政治倾向的地方军事政治与商业集团。 原因: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和支持以特权机构形式进行海外殖民与贸易。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福建有海外经商传统,海上走私盛行;郑氏集团利用明清王朝更替的政治变局时机,以家族式的军事集团进行武装走私、海外贸易和地方割据。 相似:以武装力量作保障;以固定区域为据点;开展垄断性的海上贸易活动;经营范围广。 结局评述:荷兰东印度公司,顺应了大航海时代西方殖民扩张和贸易拓展的需要,促进了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郑氏集团是海商对抗海禁政策而进行海上武装走私开始,又历经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而选择武装割据的历史产物,在清初走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必然趋势下,最终走向衰亡。 【解析】(1)第一小问,关于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征,根据材料“荷兰政府成立了以资本联合为基础、具有独立法人的商业(股份)公司—一荷兰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管理范围也不仅是贸易一项”“东印度公司在非洲和亚洲沿海许多地区建立起殖民贸易据点,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等信息可从政府授权成立、股份制性质、集海外殖民与垄断贸易于一体等方面概括即可;关于中国郑氏集团的特征,根据材料“郑氏家族慢慢形成了一个依靠血缘、地绰和服从个人指令的军事组织”“郑氏集团的贸易船队以台湾为中转站,贸易版图北至日本九州,南至印尼巴达维亚,贸易对象包括日本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和南洋各国商人”等信息可从家族式、具有地域特征、明确政治性倾向的地方军事政治与商业集团等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荷兰资本主义发展、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和支持海外殖民与贸易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中国郑氏集团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福建有海外经商传统、郑氏集团利用明清王朝更替的政治变局时机、家族式的军事集团的结合等方面思考原因即可。 (2)第一小问,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和郑氏集团其商业经营活动的相似之处,解决本小问,关键是找出各自的特点,然后进行比较找出相似之处即可。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拥有武装力量、以固定区域为据点、开展垄断性的海上贸易、经营范围广等方面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命运,根据材料“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顺应西方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促进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中国郑氏集团的命运,根据材料“1684年,在台湾的郑氏后人接受清政府劝降郑氏集团瓦解,台湾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郑氏集团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国家统一的趋势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8年4月3号,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英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该法案

A. 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

B. 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

C. 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

D. 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查看答案

五届人大—次会议指出,要在1978-1985年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在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随后,在国庆29周年招待会上,中央提出了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要求“三年大见成效”。这表明

A. 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协调发展    B. 经济工作中冒进思想有所滋长

C. 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D. 改革开放助推了经济快速增长

 

查看答案

1949年,在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此言论表明新中国(   )

A.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并发挥作用    B. 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 决定采取“一边倒”的对外政策    D. 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建立新型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武昌起义爆发后,46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这表明

A.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被军队普遍接受    B. 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

C. 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    D. 军队失控和旗营涣散加速清朝崩溃

 

查看答案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其意在说明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

B. 民众需要得到有效的动员组织

C. 中共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

D. 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相持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