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相关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

20世纪30年代,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相关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也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反映当时

A. 国统区政治輿论氛围宽松

B. 增强民族意识已成时代共识

C. 知识界是救亡运动主力军

D. 国共合作是国人的普遍愿望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等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成为社会思潮,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统区的信息,而是强调增强民族意识已成时代共识,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知识界是救亡运动主力军,而是强调增强民族意识已成时代共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的信息,无法推断国共合作是国人的普遍愿望,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青年》自问世到终刊,所发表的“民主、科学”专题文章不过数篇。但到1919年陈独秀却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陈独秀看来

A. “民主、科学”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B. “民主、科学”的社会进步意义已经显现

C. 新文化运动已改变了其性质和方向

D. “民主、科学”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包)。据此推知

A. 江南地区仍然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

B. 中国完全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D. 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了广州生丝出口

 

查看答案

乾隆元年诏:“国家以经义取土,将以觇(chan,看)士子学力之浅深,器识之淳薄……当明示以准的,使士子晓然知所别择。"这反映了当时的科场

A. 应试文章普遍浮华

B. 所选人才的来源十分复杂

C. 参试土子无所适从

D. 选拔人才的标准需要统一

 

查看答案

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这反映了宋代

A. 商人缴纳税收有所减轻

B. 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C. 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D. 近代商税制度确立

 

查看答案

《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唐朝

A. 完成专制向法治转型

B. 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

C. 重视法治与教化相济

D. 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