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的不安全感非常强烈。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对图片所反映...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的不安全感非常强烈。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对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事件造成了德国经济的崩溃

B. 法国从德国手中获取了巨额的战争赔款

C. 法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损害

D. 此后法国国内对德和解力量抬头

 

B 【解析】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鲁尔危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造成了德国经济的崩溃,A项正确;法国并没有得到更大利益,反而支付了巨额的占领费,并不是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B项错误;法国这一做法使法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C项正确;占领鲁尔受挫后,法国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抬头,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2.你心目中,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列宁227票,威尔逊(美国总统)51票

 

 

材料三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图:

(1)材料一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

(2)据材料二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其中第二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俄、中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4)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方法。“经”是儒家经典,“史”指史籍,“子”是诸子百家和宗教著作,“集”则为文集。四部之关系,可以《春秋》一书予以说明:《春秋》虽为“经”,但孔子作《春秋》,实述旧史,故“史”与“经”通。而“经”“史”皆是文章,则“集”亦与“经”“史”相通。而出于孔子之手,为孔子一家言,则“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在中国实皆相通。

——摘编自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材料二

1861年,冯桂芬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学术分类方案,该方案包括“中学”和“西学”两大门类,“中学”又包括经学、史学、古学(文学)三科,“西学”包括“历算之学”(天文、历算等学科)和“格致之理”(光学、化学等学科)。在中西学术的配置上,他提出的原则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903年张之洞提出“八科分学”的方案,将学术分为八科:经学、政法、文学、医、格致、农、工、商,该方案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学术分科的基础。1913年,教育部公布了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这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四部之学”在形式上完成了向近代分科性质的“七科之学”的转变。

——摘编自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学术分类演进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学术分类演进的原因,并简析其意义。

 

查看答案

李贽说:“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势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何也?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据此可知李贽

A. 主张人人有自由运用理性的权利

B. 强调顺应天性满足人的私欲

C. 肯定人人有追求生活富足的权利

D. 反对压抑人性不畏世俗权威

 

查看答案

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B.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D.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