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步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东西。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否定神性,强调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

 

(1)社会背景: 西方: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代议制的完善,人权意识的增强。 中国: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 (2)不同:在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上,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在德育思想内容和特点方面,西方重视契约,推崇理性,中国则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在德育思想具体方法上,西方强调实践的作用,中国则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在德育目标上,西方强调培育健全的公民,而中国则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 【解析】(1)社会背景: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展情况,没有明确讲到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所以要回答其背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因此,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归纳。其背景是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西方的是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代议制完善,人权意识增强。 (2)不同:从材料中的“周公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行”这些信息可知在伦理道德上,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从“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身取义”、“否定神性,肯定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这些信息可知在德育内容和特点方面,中国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西方重视理性;从“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从做中学”这些内容可得出在德育思想具体方法上,中国重视自我的反省,西方重视实践;从“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这些内容可知,中国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人伦理道德规范的顺民,西方重视培育健全公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东西方世界不同程度地巧妙运用妥协艺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年间的这个妥协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点,不论是革命党人,还是新军,还有立宪党人,当然还有清廷,都有所坚持,有所妥协。

——马勇《辛亥革命的发生与结束》

材料二 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2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内,但纳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

——根据《美洲史》和1787年宪法整理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的“有所坚持,有所妥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建国初期存在哪几对矛盾? 1787年宪法如何调和这些矛盾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 冷战后世界单极化趋势增强

B. 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结束

C. 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

D. 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内

 

查看答案

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

A. 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

B.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查看答案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 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 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查看答案

贝多芬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完成的伟大的事业

A.将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B.把音乐由古典主义发展到浪漫主义

C.使音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贝多芬在奥地利进行了音乐创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