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

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本应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条约涉及广州便于执行

B. 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 交通不便条约就近存放

D. 条约丧权辱国不敢上奏

 

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题干材料中《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应该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实际上反映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AC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应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观念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C. 外来棉纺织品的竞争力强

D.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查看答案

“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世界

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

第一种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

第二种

美国和苏联

日本、欧洲、加拿大等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都认识到两极对峙中产生的新兴政治力量

②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划分依据

③都以经济军事力量强弱作为划分标准

④都是对当时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查看答案

1911年5月,作为“预备立宪”的成果,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朝彻底失望。这一事态

A. 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

B. 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

C. 使立宪派成员淡出政治舞台

D. 有利于扩大武昌起义的声势

 

查看答案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地理环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农耕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C. 鸦片的流入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D.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