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联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

《国联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A. 民族自决    B. 集体安全    C. 维护和平    D. 委任统治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民族自决是被殖民国家的观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中的“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表明帝国主义国家主张委任统治,故答案选择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维持世界和平的手段主要有

①会员国应裁减军备

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制裁战争发动国家

④实行委任统治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基辛格曾评价某一国际会议说:“最后所得到的成果,是美国的乌托邦理想与欧洲的恐慌症妥协下不堪一击的产物——有太多的妥协使美国的美梦难以成真,又有太多的权宜之计难以平息欧洲的恐惧。”这一“产物”是指

A. 国际联盟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联合国    D. 关贸总协定

 

查看答案

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

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

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

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 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即根据各区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梯度推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摘编自陈钺、汤秀莲《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富民强国之路》

材料二  从1978年算起,我国曾有过三次思想大解放。其中:1978年,一篇署名文章打破“两个凡是”神话,拉开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触动姓“社”姓“资”,引发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潮流。

——摘编自光明网《我国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历史回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并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思想大解放的不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