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

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这表明戴震反对

A. 道家的无为而治

B. 程朱理学理欲观

C. 先秦儒家的伦理

D. 佛教的禁欲主义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戴震表述的是理和欲的关系,反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道家的无为而治,而是强调戴震反对程朱理学理欲观,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先秦儒家的伦理,而是强调戴震反对程朱理学理欲观,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佛教的禁欲主义,而是强调戴震反对程朱理学理欲观,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    B. 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

C. 理学为史学服务    D. 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

 

查看答案

《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

A. 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 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 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查看答案

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儒家思想却从西汉开始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儒家

A. 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B. 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

C. 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

D. 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查看答案

董仲舒曾提出“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由此可知,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抑制土地兼并

B.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 维护社会稳定

D. 打击官僚地主势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时价值。”这说明

A. 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

B. 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C. 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

D. 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