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

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农具)淡食”。对此恰当的解释是

A. 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B. 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

C. 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

D. 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

 

C 【解析】试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导致了百姓“土耰(农具)啖(淡)食”,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卢作孚(1893-1952年),重庆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26年创办民生轮船公司,开始了他的航运之路。1927年8月,卢作孚聘请丹麦工程师勘测设计修建北川铁路,1935年3月全线通车,成为四川的第一条铁路。

1930年,卢作孚创办北碚私立兼善中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诠释了“兼善天下,兼善教育”的办学理念,立校训“舍得干,读兼善”传承至今。同年10月,三峡染织工厂由峡防局工务段改组成立,卢作孚任董事长,是四川第一个机械织布厂。

1935年,美国捷江公司和一个英国轮船公司在竞争中垮台,11只大轮船为民生公司收购。日本的轮船公司由盈转亏,悄悄退出川江航运,川江航运逐渐被民生公司统一。1938年秋,武汉失守,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把大量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抢运到了四川。

1950年,滞留香港的卢作孚回国参加政协会议,并把民生公司滞留在海外的船舶基本开回大陆。

——摘编自张守广《卢作孚年谱》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兴办实业和教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尽管经历一战并对战前军国主义化怀有深刻的反感,但反感的情绪并不是普遍的。许多人从战前稳定的、具有爱国与传统价值观念的世界进入混乱的、受挫的、革命的世界,因此感到受了欺骗;不少人想寻找替罪羊;不少人企图通过新的民粹组织重建军事统治的辉煌;不少人则看到利用暴力在国内或在国际上通往权力高峰的可能性。这些极右的政治运动引来了“法西斯主义”并认为战争已不仅是国家政策的一个可行性工具,而且是一种人类自我调节的活动。这时的欧洲没有对曾有的军国主义思想进行否定,调门反而比从前更高了。

表面上看,1918年获胜的是那些信奉来自启蒙运动的自由民主原则的国家,它们建议建立国际性的“法治原则”,抛弃把战争作为政策工具的做法。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社会中众多的传统结构毁于战火,这大大加强了左翼革命力量,他们认为未来一千年国内与国际必将发生武装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欧洲大国因此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即除非它们有力量去推广实行,否则就无法强化它们所认同的意识形态,而少了美国,它们就没有这种力量。其结果是,《凡尔赛协定》签订十五年后,欧洲国家发现自己又在准备战争。

——摘编自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的欧洲出现哪些局面为二战爆发埋下祸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了美国,它们就没有这种力量”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李仁孝(1124年—1193年),即西夏仁宗,十六岁即位。在位期间采取附金和宋之策,稳定外部环境。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设立各级学校,推广教育,实行科举。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建立翰林学士院,编纂历朝实录。天盛年间,颁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藏传佛教僧人为国师,并刻印佛经多种。

1170年,处死权相任得敬,粉碎任得敬分国的阴谋。此后,李仁孝对武官不太信任,政策多重文轻武,导致军备开始废弛,战斗力减弱,西夏晚期的战争屡战屡败,国家于仁宗末年开始走下坡。但总的来说,他统治期间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三国之间战争甚少,因此李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各汗国羡慕西夏之强盛,纷纷朝贡。西夏文化臻于鼎盛,为党项文化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李仁孝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仁孝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

——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一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

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