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对此正确理解的是 A. 天人感应 ...

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对此正确理解的是

A. 天人感应

B. 君为臣纲

C. 君权神授

D. 君臣共主

 

B 【解析】“覆露”即荫庇、养育,“持载”即承载。据此,题干材料可翻译为:君主是天,荫庇臣民,臣民是地,承载君恩。君臣关系即天地关系,故选B。天人感应理论强调的是天与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人必须顺从天命,排除A;君权神授强调的是君主的权力来源,排除C;君臣共主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出来的,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 君权神授

B. 皇权至上

C. 天赋人权

D. 天人合一

 

查看答案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 实行无为而治

B. 推行法家思想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提倡“百家争鸣”

 

查看答案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书》

②《诗》

③《庄子》

④《春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 压制知识分子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 完善法律机制    D.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