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 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B 【解析】试题分析: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两者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的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B。“祭天”、“奉天承运”符合“君权神授”理论,A、D排除。皇帝重视灾难,符合“天人感应”理论,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经济状况,汉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思想

A. 法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为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①孔子

②墨子

③韩非子

④孟子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均遭冷遇,终其一生其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采用。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 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

B. 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 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 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

 

查看答案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北宋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因材施教”

C. “仁”和“礼”

D. “有教无类”

 

查看答案

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 “为政以德,节用爱民”

D.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