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北宋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北宋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因材施教”

C. “仁”和“礼”

D. “有教无类”

 

C 【解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前者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后者主张贵贱有序,故选C;A不全面,排除;材料强调政治思想,而BD是教育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 “为政以德,节用爱民”

D.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查看答案

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 儒、道、墨、法

B. 道、法、儒、墨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正德元年(1506)冬,王守仁直言政事触怒刘瑾,被下诏狱,廷杖40,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三年春,抵达蛊毒瘴疠弥漫,人烟稀少,民族杂居,语言不通,尚属蛮荒的谪所。栖居山洞,种粮、菜,苦熬度日。

王守仁身为贵公子,又患病,居此坏境,深知随时有倒毙的危险,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苦炼制心功夫,力图发挥“心”(主观精神)的作用来战胜险恶环境,以求得到自我解救。一日,“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正是他否定程朱理学而建立心学体系之关键。

此后,他原本消沉苦闷的心境豁然开朗,由此焕发了主观精神。他鉴于当地各民族生活方式落后,便教之范土架木以居。又建造龙冈书院,他便在此授徒讲学,教授各族居民。

——摘自舒大刚主编《中国历代大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龙场悟道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王守仁的龙场悟道。

 

查看答案

【战争与和平】

材料沙皇一开始就知道他需要什么并认为欧洲大国不会联合起来反对他,而英国则试图恢复和平,但并未料到俄罗斯的计划会遭到抵制,甚至是武力抵制。英国的政策取向助长了沙皇坚持其立场的决心。起初,内阁对俄土冲突的某些方面反应迟钝,它似乎没有考虑到俄土之间会发生一场冲突。它认为,解决矛盾分歧的途径是协调法俄利益,其次才是协调英俄之间的利益。斯特拉福德(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对事态发展洞若观火,他选择从土耳其的立场来处理整个问题。斯特拉福德并不认为他有集结舰队必要,即便如此,他的一举一动在沙皇看来也是来者不善。显然斯特拉福德和内阁之间存在着政策冲突,这缘于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大使与本国政府在应对俄罗斯挑战时的互动偏差及实现同一战略目标的不同策略手段。英国内阁一度认为俄国的要求并不过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节法俄的圣地之争加以解决。当内阁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它对俄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因为现在的俄国不再只是在挑战法国的宗教利益,而且已经威胁到英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了,英国必须还以颜色。从一开始斯特拉福德对俄国的要求就不报幻想。

——摘自黄鸿钊《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国的近东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土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俄土战争中的态度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