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联合政府》

C. 《论持久战》

D. 《新民主主义论》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1925年,对中国革命中各阶级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重在总结中共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经验,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系统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深刻分析了通过广泛动员人力、物力进行持久战的方法,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重在揭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某时期的一幅“中日攻防示意图”,当时的基本形势是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D.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查看答案

《建军大业》是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以下场景应该出现在该影片中的是

A. 国民党在黄埔创办军官学校

B. 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C.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查看答案

下图是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应是

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A. 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 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代议制又称为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一: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提出弹劾。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任期由皇帝决定。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国家的法律?

根据材料一说明该法律体现了什么重要政治制度原则?

(2)材料二是哪个国家的法律?根据材料判断出这个国家的根本政治体制是什么?

(3)材料三是哪个国家的法律?请写出该法律的名称?

(4)材料四是哪个国家的法律?分析材料三中的国王和材料四的中的皇帝在权力方面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