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

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这反映出

A. 门下省掌握着中央监察权

B. 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

C. 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对立

D. 唐朝中央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不妥文书可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这说明了唐朝政府重视决策水平的提高,B正确。门下省不具备监察权力,A错误。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负责审议、决策,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C错误。唐朝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但不是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规定:“不举孝,不举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这反映出当时

A. 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治

B. 地方政府人才匮乏

C. 孝子廉吏较少很难荐举

D. 察举制度推行不力

 

查看答案

秦国规定一家除一子承嗣外,其余儿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单独立户,否则加倍征收户赋。秦国这一做法有利于

A. 商业的发展繁荣    B. 自耕农数量增加    C. 赋税收入的增加    D. 郡县制度的推行

 

查看答案

据《后汉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在安徽寿春修建了芍陂,灌溉农田一万多顷,扩大了稻田。芍陂得以修建的背景是楚国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

C. 新式农具推广使用

D. 经济实力最为强大

 

查看答案

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  )

A. 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 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 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 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

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有的还说:“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坤一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晚清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