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林则徐此举目的

A.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C.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是鸦片战争的抵抗派,他不断的为反侵略做准备,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是鸦片战争而非林则徐的所作所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林则徐此举不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而是为反侵略做准备,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领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

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B.以哲学探究为己任

C.贯穿唯物、唯心之争

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查看答案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查看答案

“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查看答案

孔子日:“修已以安百姓”;孟子指出:“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强调:“王制”,主张君主要讲求王道仁义。据此,三者都主张

A.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

B.礼乐制度和仁政相结合

C.“克己复礼”是君民共治的前提

D.反对苛政和肆意的刑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