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两则名句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强调的是国家至上,和选项C的意思是吻合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涉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强调格物才能致知,不涉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强调“义”的重要,和材料中的两则名句名句的精神内涵无关,和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等人的思想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查看答案

孔子日:“修已以安百姓”;孟子指出:“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强调:“王制”,主张君主要讲求王道仁义。据此,三者都主张

A.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

B.礼乐制度和仁政相结合

C.“克己复礼”是君民共治的前提

D.反对苛政和肆意的刑杀

 

查看答案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查看答案

分权与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

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汉密尔顿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认为这是防止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可靠办法,也是避免暴政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内部进行权力牵制,以防止国会权力过分集中。

——《论美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

材料三

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1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怎样协调君权和相权的?

2汉密尔顿的主张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27年的后半年,太宗就如何使国祚长久一事征询群臣的意见。年迈的萧瑀建议,应恢复使夏、商、周三代国祚长久的封建制。萧瑀的建议引起了历久不息的热烈争议。大多数朝廷官员完全反对恢复封建制。礼部侍郎李百药指出,周代所以国祚长久是由于天命,而不是由于封建制度,况且到了后期,周就极度衰弱了。另外一些官员则指出了实行封建的后果;魏徵的反对理由是,实行封建将缩小王畿,大量减少国家的岁入,以致无力供给官吏的俸禄。他和马周还指出诸侯无道的危险和可能发生的国家防务问题。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与国家主义者相对立的政治派别是州权主义者。他们认为各州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而邦联则是“各主权国家之间的一种同盟。”但他们对邦联时期棘手的政治、经济问题并无良策。因而都逐渐倾向于赋予中央政府更多的权力,以解决共同关心而又非一州所能单独解决的各种问题。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同时,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政治体制,通过这一政治体制,吸引少数民族人民参加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活动,在民主的基础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李安辉、王升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政治文明的追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多数朝廷官员完全反对恢复封建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家主义者与州权主义者在主张上的区别与一致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

4通过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央政府加强地方管理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