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美...

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故B正确。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没有突出中美关系正常化,故A排除。中美经济贸易合作,不是主要方面,故C排除。当时中美没有相互认可意识形态,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中美关系缓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查看答案

“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中国大概40亿美元的信贷,包括291个工业项目……俄国提供了中国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军事设施,即使现在中国购买的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油都是从苏联通过铁路运来的。”这主要由于新中国当时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原有外交关系

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

D.重返联合国提高了自身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周恩来在《新中国的外交》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足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查看答案

“这分明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把纷繁的国家问题化简;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同时,也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不屈的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伟大的实践,再一次将成熟的理论升华。” 这首网络诗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

A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首次提出是为了解决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