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C.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顾炎武只是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发表看法,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与材料中的“必古人之所未及就”不符,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顾炎武 【名师点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查看答案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查看答案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查看答案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民贵君轻

D.和谐中庸

 

查看答案

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