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

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A行省长官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行省为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

D.各地行省都没有独立司法权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可看出,中书省处于核心地位,地方行省治理地方要“遵成宪”,“决大狱”也要报中书省认可而后行,表明中央集权的加强。所以答案选B。A错在便宜适宜;C错在司法机构;D中独立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行省制度 【名师点睛】 行省制是蒙古统治者在中原地区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自元行省始,行省三司督抚的高层督政区体制较稳定地确立了下来。然而,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究竟如何?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查看答案

据《中国古代职官》统计,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为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于贫寒家庭。这能够作证

A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B.两宋以后选官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C.科举制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

D.科举制视线里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查看答案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A汉代察举令地方官推荐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B.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C.唐代进士科所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D.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查看答案

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

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

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

 

查看答案

“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争霸战争

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

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