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体现了人文精神 (2)意见: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面前人人平等,俗权高于教权 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即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这些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中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意思是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3)材料三伏尔泰指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提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材料四孟德斯鸠提出“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创立三权分立学说。第二小问需答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影响。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归纳能力。材料一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材料二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材料三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成熟,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其共同影响是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查看答案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说明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

B.开辟新时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C.反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D.表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A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

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C.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查看答案

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下面悬挂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这一场景应出现在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

B.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C.改订新约运动中

D.渡江战役胜利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