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清代,华北农村将儒、释、道统称为“大教”,而在黑龙江的某些庙宇中“塑三教像,如...

在清代,华北农村将儒、释、道统称为“大教”,而在黑龙江的某些庙宇中“塑三教像,如来居中,左老聃,右孔子,而以匠作医卜杂技之祖配,榜曰三教祖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古代中国

A.儒、释、道“三教”已经高度融合

B.农民对各种宗教的认识比较混乱

C.下层民众的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D.宗教传播深刻影响民众日常生活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最关键的信息是“以匠作医卜杂技之祖配,榜曰三教祖师”,说明在百姓心中这些拥有实际用途、能解决生活问题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故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B项与材料没有关系,错误;D项有些道理,但是说的比较笼统,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查看答案

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专制统治的强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并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

C.农耕经济促成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D.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速度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查看答案

“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                        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                      D.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

 

查看答案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查看答案

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这表明当时(  )

A.岭南货币经济发达               B.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岭南地区商帮普遍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