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出现了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

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出现了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出(    

A.开始出现商业服务机构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反映了宋代大城市和都城设有何种兑换的机构,还有铺席宅舍的设施,说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所以城市商业功能增强,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看不出“开始”出现的时间,故A项错误;B项材料未提及;材料未反映政府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经济 【名师点睛】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1)从周至唐: 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朝商业城市有所发展,唐朝后期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2)宋代以后: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空间限制,城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②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发达,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75.5%

22.9%

1.6%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0年)

61.4%

35.8%

2.8%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34.8%

58.4%

6.8%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查看答案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儒道佛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逐渐上升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查看答案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抑商”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查看答案

《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 孔子 韩非子                              B.墨子 孔子 老子

C.孔子 韩非子  墨子                              D.孔子 韩非子  老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