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

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A.等级尊卑制度的强化                            B.贵族社会向富人社会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变                            D.血缘组织向地域国家转变

 

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商周时期的“共主”现象反映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血缘政治,而后来的郡县制是以地域为中心分配政治权利,官员产生不以血缘为标准,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提及以财富分配权力,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已不是部落联盟,故C项说法不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和郡县制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不同 (1)分封制下王室无权干涉地方政权内部事务;王室无权干涉地方政权首长的废立;地方政权不向王室交纳赋税。 (2)郡县制下地方完全服从中央,依据中央政令行政;地方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地方赋税必须上缴中央。 (3)郡县制的设施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      C. 巴蜀地区         D.关中地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材料二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自一开始就禁用金银,并很快建立了宝钞(即纸币)货币制度,然而民间却存在一种白银逐渐发展应用的势头。洪武八年(1375年)是宝钞开始推行的时间,在此后的十几年间,是民间使用宝钞相对比较顺畅的时期。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在建文时期(1398-1402年)表现明显。集中建文时期的契约22件,其中11件是以白银支付的,占有50%。永乐帝(1402-1424年在位)一即位就颁令禁止金银交易,22年间民间使用宝钞交易活动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实物,在收集的契约中,银的使用只有一例。景泰与天顺年间(1449-1464年),民间以白银交易为主体,以白银论价并成交的交易,分别占有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只残留了极个别的实物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年),收集的90件契约中,无一例外地使用白银进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由于世界白银价格大幅度跌落,明末崇祯年间(1627-1644年)发生了金银比价与欧洲拉平的现象,达到了1:13。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于是,社会震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明朝在中外互动作用下灭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时期货币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 指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制度。结合唐朝中央决策的过程,理解著名学者钱穆的观点:“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三个“□”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     )

满厚重      ②豪放与婉约并重      ③以形写神      ④极摹人情世态

A.①③②            B. ②①④               C. ①②④           D. ④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