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自一开始就禁用金银,并很快建立了宝钞(即纸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自一开始就禁用金银,并很快建立了宝钞(即纸币)货币制度,然而民间却存在一种白银逐渐发展应用的势头。洪武八年(1375年)是宝钞开始推行的时间,在此后的十几年间,是民间使用宝钞相对比较顺畅的时期。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在建文时期(1398-1402年)表现明显。集中建文时期的契约22件,其中11件是以白银支付的,占有50%。永乐帝(1402-1424年在位)一即位就颁令禁止金银交易,22年间民间使用宝钞交易活动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实物,在收集的契约中,银的使用只有一例。景泰与天顺年间(1449-1464年),民间以白银交易为主体,以白银论价并成交的交易,分别占有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只残留了极个别的实物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年),收集的90件契约中,无一例外地使用白银进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由于世界白银价格大幅度跌落,明末崇祯年间(1627-1644年)发生了金银比价与欧洲拉平的现象,达到了1:13。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于是,社会震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明朝在中外互动作用下灭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时期货币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①由混乱到统一;②货币逐渐与重量脱钩;③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④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任答三点得6分) (2)特点:明朝前期政府限制白银流通,推行纸币;中后期民间力量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白银货币、实物交易长期并存。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白银的流入;纸币与实物交易的弊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秦统一货币来看,表明我国古代货币由由混乱到统一,秦朝是半两、汉代是五铢钱,可见均和重量有关,后来逐渐与重量脱钩;由左边来看,属于金属货币,宋代出现纸币,可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由明初的银锭来看,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本题考查明朝货币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明朝自一开始就禁用金银,并很快建立了宝钞(即纸币)货币制度,然而民间却存在一种白银逐渐发展应用的势头。…景泰与天顺年间(1449-1464年),民间以白银交易为主体,以白银论价并成交的交易。”可见明朝前期政府限制白银流通,推行纸币;中后期民间力量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白银货币、实物交易长期并存。第二小问,关于原因,由材料“由于世界白银价格大幅度跌落,明末崇祯年间(1627-1644年)发生了金银比价与欧洲拉平的现象”,可见,海外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白银的流入;由所学,贵重金属存在有纸币不能比拟的优越性;白银的广泛使用,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 明朝白银货币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 指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制度。结合唐朝中央决策的过程,理解著名学者钱穆的观点:“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三个“□”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     )

满厚重      ②豪放与婉约并重      ③以形写神      ④极摹人情世态

A.①③②            B. ②①④               C. ①②④           D. ④①③

 

查看答案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无所无为

B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

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C

明朝王艮1483一1540)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同

D

“民主君客”论、“天下之法”论、“工商皆本”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主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查看答案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查看答案

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

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