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D 【解析】 试题分析: 顾炎武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这就否定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因此选D。A和题意无关,排除;B和题意无关,排除;C和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顾炎武 【名师点睛】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载:“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

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在学习“百家争鸣”一课后,某班几个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B.英语老师穿着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D.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查看答案

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到时代的影响。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于(     )

A.汉朝和明清时期                          B.汉朝和隋唐时期

C.隋唐和明清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2013年3月回答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工作状况的提问时说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查看答案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明清时,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反映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C.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