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在2013年3月回答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工作状况的提问时说要有“如履薄冰,如临...

习近平在2013年3月回答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工作状况的提问时说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语出《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所以B正确。A是强调体贴民情爱惜民力,排除;B是强调博爱和反对侵略战争,排除B;C是强调要严刑峻法,排除C。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明清时,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反映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C.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是(     )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

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查看答案

学者方行在《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指出:“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了江南农村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

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

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A.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B.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C.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查看答案

公元1368年,明太祖对担任开封府知府的宋免说:“汝往治郡,务在安辑人民,劝课农桑,以求实效”。这反映了朱元璋    

A.开始以农耕为封建专制主义经济基础

B.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维护明朝统治

C.压制东南沿海出现的成熟商品经济生产模式

D.仍坚持实行“闭关锁国”、“海禁”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