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关于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的评价,据此,分析、判断选项。进一步分析,可知,责任内阁制有明显的限袁倾向。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A中排满错误;B中反帝错误;D中不符合材料主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名师点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两大影响: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三项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9年,清政府开始推行地方自治,各省纷纷成立自治团体,有些地区的商人还按街区地段组织了为数甚多的基层自治团体。这表明

A.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              B.近代民主政治的成型

C.实业救国思想的践行              D.君主专制政体的瓦解

 

查看答案

1902年杨廷栋在《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接之关系》中指出:“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该观点的实质是

A.领事裁判权的撤废关系到中国主权的恢复

B.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国家权益

C.通过修改不平等条约以废除领事裁判权

D.通过改正条约实现救亡图存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有利于中国人接受近代法治观念          B.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巨大灾难

C.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D.有利于英国的思想在中国传播

 

查看答案

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

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              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

C.应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

 

查看答案

1875年以后,法同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利。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首元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利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