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研究者的史学观和立足点不同

B.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的看法不同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B 【解析】 试题分析:“八年抗战”的说法源于自1937年中国人民卢沟桥抗战始,抗战历经八年(1937—1945);“十四年抗战”的时间源于自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东北地区人们坚持抗战历经十四年(1931—1945)。出现此差异现象的原因是研究者对始发时间的看法不同。“抗战”和“日中战争”的分歧则是研究者的立足点不同造成的。中国人民认为“抗战”,是基于反侵略的民族意识觉醒;日本称为“日中战争”则是抹杀了发动战争的侵略性。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查看答案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总结部队工作经验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三大纪律内容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由此可见新式军队与旧军队的根本区别是(  )

A.代表工农利益             B.战斗力强

C.服从指挥                 D.注重战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5月7日

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月8日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月9日

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5月25日

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6月3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5日

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10日徐世昌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1913—1919》

材料三   今本危急存亡之秋又有“五四”运动及各省响应。……平民之思潮乃吾人所以立国。……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因势利导。

——《恽代英日记》(1919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实并归纳其性质。

(2)材料二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五四运动从学生运动向平民运动转化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据所学知识分析“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说说你对“因势利导”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四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

请回答:

(1)椐材料一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椐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4)材料四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查看答案

吴晓波在《跌荡一百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

A.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