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一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把社会主义理念从政...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一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把社会主义理念从政治诉求付诸于社会实践,从而诞生了著名的(魏玛宪法)。宪法中首次写入对家庭,妇女,儿童的保护,对全民教育的规范,对每一位公民生存权的重视。尤其在经济生活中,在平等原则基础上加入社会公正原则,即任何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但财产使用必须考虑财产使用者的利益,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任。宪法规定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采用责任内阁制,但总统有紧急命令权,可以暂时停止宪法中部分规定的效力。这部宪法内阁制取法英法,总统制仿效美国,人民复决制则源自瑞士。结构严谨到几乎完善,条纹令人钦佩,读起来使人觉得完美无瑕的民主制度似乎就此获得了保障。1933年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后,(魏玛宪法)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魏玛宪法)为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所代替,该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魏玛宪法)的传统。

一向以严谨和理性著称的德国人设计的这部宪法是德国历史上首次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

——摘编自陆梅《魏玛共和国的灭亡和德国早期民主制的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玛宪法)指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玛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相比实现了了哪些突破。

 

(1)背景:一战后德国战败引发社会危机;社会民主党执政;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其它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人权思想的进步。(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6分) (2)突破:维护弱势群体利益;重视公民生存权;体现平等与公正原则;明确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博采众长;条文完善、严谨:确立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8分,5点9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把社会主义理念从政治诉求付诸于社会实践,从而诞生了著名的(魏玛宪法)”可以归纳为社会民主党执政。再结合一战后社会形势,如社会危机、苏维埃政权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2)根据材料“宪法中首次写入对家庭,妇女,儿童的保护,对全民教育的规范,对每一位公民生存权的重视。”归纳为维护弱势群体利益,重视公民生存权;根据材料“尤其在经济生活中,在平等原则基础上加入社会公正原则,即任何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但财产使用必须考虑财产使用者的利益,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任。”可以归纳为体现平等与公正原则;根据材料“宪法规定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可以归纳为明确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根根据材料“这部宪法内阁制取法英法,总统制仿效美国,人民复决制则源自瑞士”可以归纳为博采众长、确立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根据材料“结构严谨到几乎完善,条纹令人钦佩,读起来使人觉得完美无瑕的民主制度似乎就此获得了保障。”可以归纳为条文完善、严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兴办太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赋诗,罢贴经、墨义。最终以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而失败。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由被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主持的。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被称为“熙宁兴学”。主要有以下内容: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改革科举制等。“熙宁兴学”也难以避免失败的悲剧。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由蔡京主持的,意图继承熙宁新法来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恢复和发展“熙宁兴学”的某些措施,史称“崇宁兴学”。“崇宁兴学”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此次兴学虽不免失败的教训,但是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起的作用超过前两次。

——摘编自张西梅《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教育改革的内容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教育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

拉斐尔的圣母像集平易与庄重于一体,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所创作的圣母,可谓是理想美的化身。

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集纯洁和崇高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真实性。

达·芬奇一反前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19世纪时期以来的圣母像

俄罗斯的圣母像几乎淹没在金子和宝石的光泽中。

韩国人用他们自己的形象诠释了圣母,其圣母神态更具有东方民族特有的谦卑,细长上挑的眼睛是绝对的“韩国制造”。

在非洲,圣母被刻画成非洲黑人妇女的形象。

在中国,圣母自然是黄皮肤的中国妇女形象。

——摘编自任东升等《圣母艺术形象变迁的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14世纪到19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4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以入股形式进行海外殖民贸易的特许公司“莫斯科公司”。该公司成立当年,即进行航行白海的冒险尝试,要发现新的地区和岛屿,深入俄国内地。最初把整个公司的资本分为240股,每股25金镑,每人投资一部分,由6人分担风险。开始时规定,公司营业只限一次行程,每次远航归来,按股份分配所有的利润。并连股本一起发还。后来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和规模扩大,就把原来投入的股份全部或一部分留在公司,作下次航行使用。到1604年该公司股东增加到160人,15人董事管理整个业务。继之而起的,有1557年成立的西班牙公司、1579年成立的伊士特兰公司、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1600年又组织了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都是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是英国向海外扩张殖民势力的工具。

材料二  187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此外,洋务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也相继采用了股份制。据统计,从1877年到1883年,先后有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相继采用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中的19家企业采用公开招股形式,形成了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的一个高潮。总体看,晚清时期股份制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体制。

——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英国股份制公司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起步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股份制公司(企业)兴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共同反映了

满分5 manfen5.com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力不从心

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查看答案

1932年以后苏联逐渐恢复农村集市贸易;1934年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批评了急于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派清谈”。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适度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            B着手纠正经济体制的弊端

C效法列宁时代的经济政策            D放松了对农业发展的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