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

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帝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农业。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进行剥削,佃户和田主不可能取得完全的平等地位,故A项错误;由材料主佃之间“行以少长之礼”、“止行亲属礼”、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等信息可知,佃户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保护,说明佃户对佃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B项正确;明清以来,随着佃农队伍的扩大和自由租佃关系的发展,封建政府逐渐介入、干预租佃关系,代表地主阶级集中行使对佃农的控制权,中国的租佃制度并没有全面进入单纯纳租关系阶段,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也未发生,C项错误;租佃关系的调整,并未破坏传统的等级秩序,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政府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B.稳定地方秩序C.完善政绩考核D.促进人口增长

 

查看答案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

A.旨在落实重农抑商政策B.反映了明初社会经济困难

C.体现了农工商并重思想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恢复

 

查看答案

下表是近代前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产销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B.国际市场对经济的影响

C.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D.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容闳,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847年赴美、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860年底他来到天京,向干王洪仁玕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学制,办洋务等七项建议。1863年湘军主帅曾国藩接纳了他,并委以重任,其部分主张得到实施。这反映出

A.太平天国和湘军的全方位竞争

B.洋务人才得到社会重视

C.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

D.容闳为理想而放弃道德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