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D 【解析】黄遵宪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是说清朝初年,为镇压东南沿海一带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德、英钢铁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困在于(   

满分5 manfen5.com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促进        B.国家对经济高度干预的影响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德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刺激

 

查看答案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 写到:“从1785 年到1824 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有(   )

A. 自由主义开始盛行                 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C.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查看答案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织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旗袍由满洲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清初,满洲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相互仿效;至清后期,满洲出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满洲长袍则在汉族的达官贵妇中流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旗袍”因满洲为“旗人”而得名

B.旗袍的流行反映了清朝文化专制的加强

C.清中期旗袍的演变反映了满汉矛盾相对缓和

D.旗袍的流行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通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 今者满庭已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留辫”与“剪辫”是“专制”与“共和”的根木分歧

B. “剪辫”是革命斗争最彻底的表现

C. “剪辫”是革命成功的外在体现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