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 写到:“从1785 年到1824 年,经历着一个多...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 写到:“从1785 年到1824 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有(   )

A. 自由主义开始盛行                 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C.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时把握材料中所给时间“1785年到1824年”,此时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时间。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自由主义经营模式盛行,故本题选择A。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是在17世纪。C垄断组织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D时间是在18世纪中期,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织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旗袍由满洲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清初,满洲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相互仿效;至清后期,满洲出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满洲长袍则在汉族的达官贵妇中流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旗袍”因满洲为“旗人”而得名

B.旗袍的流行反映了清朝文化专制的加强

C.清中期旗袍的演变反映了满汉矛盾相对缓和

D.旗袍的流行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通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 今者满庭已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留辫”与“剪辫”是“专制”与“共和”的根木分歧

B. “剪辫”是革命斗争最彻底的表现

C. “剪辫”是革命成功的外在体现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查看答案

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斤胡椒不到3 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 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②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 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 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图反映的是1950年1985年间我国(   

满分5 manfen5.com

A.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B.外贸总额发展变化过程

C.科技人才数量变化历程     D.文艺作品出版总数情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