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型。回答下列问题。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型。回答下列问题。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地理志》

(1)与西周相比,秦朝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的作用。

1782 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 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英国政治制度史》

(2)从英国议会与内阁关系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晰;归纳准确完整)

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这段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台阶。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3)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台阶”。

 

(1)变化:摒弃了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彻底打破了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示例:诺思—福克斯内阁被迫辞职,说明议会可以对政府投不信任票; 小皮特解散议会等做法,说明内阁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上述材料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中议会与内阁互相制约。可以避免出现议会或者内阁专权,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3)说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发展。 第(1)问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根据材料信息“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可知,秦朝摒弃了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其作用可从中央对地方控制方面回答。 第(2)问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结合材料可从诺思—福克斯和小皮特的做法可以分析出英国责任内阁制中议会与内阁的关系,进而分析这一关系的意义 第(3)问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 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请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在此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

——马龙《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各自获得的利益。

材料三:《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下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

(3)下图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

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

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

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

A.甲对,乙不对                B.乙对,甲不对

C.甲和乙都不对               D.甲乙说的都对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

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

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

 

查看答案

地图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满分5 manfen5.com

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共中心任务的变化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B.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