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辨析历史概念的能力。“重农抑商”与“农本商末”的含义基本一致,但司马光并没有打击、限制商业的意思,排除A、C两项;D项侧重于政治角度而材料侧重于经济角度,排除。故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9年夏天,纺织大王刘国钧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的广益布厂的色织布畅销沪上,故要去上海收回5万元布款。下列关于他的经历,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他收购了一家因经济危机而破产的民营企业

B.色织布因“一·二八”事变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跻身上海

C.下火车之后他上了朋友开的一辆福特牌轿车

D.沿途看到有声电影《渔光曲》的大幅宣传画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八大”(2012年)八个报告中的词语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语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 “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词语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有中国近代竹枝词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从文明角度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B.近代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

C.近代中国西餐已经普遍盛行

D.近代中国饮食仍然受传统思想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查看答案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收获谷物)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这段话反映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皆本            D.农商并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