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材料三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4)材料三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4)没有。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答案源自材料,“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指平民受到奴役;“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是指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弊端带来的危机就是贵族与平民、工商业者的矛盾尖锐,导致社会动荡,这也是梭伦改革的原因。 (2)注意限制角度为“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3)第一问结合梭伦的阶级立场和改革的中庸特点分析,由于阶级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它对后世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他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不偏不倚,秉持公正,通过立法推进改革。 (4)本题考查材料解读、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进行判断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并未真正实现,因为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内容、影响及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

——摘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

——摘编自《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材料三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

(3)据材料三,分析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

 

查看答案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促进井田制瓦解 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商鞅变法的成效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

 

查看答案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激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