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此规...

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此规定源于

A.宗法制        B.分封制         C.“推恩令”      D.郡县制

 

A 【解析】 试题分析: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体现了浓厚的血缘关系色彩,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 A 项正确;分封制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利的分配,“推恩令”和郡县制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与材料中体现的浓厚的血缘关系无直接联系,故 B、C、D 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枢机构采取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主持日常政务,袁世凯对此极为不悦,但已不容他置嚎。他对责任内阁制的破坏不是公开否认其原则而是根本蔑视其存在。

----节选自《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914年,袁世凯主持祭孔大礼,又庆祝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他称赞科学及其净化迷信的作用,而又率领全国祭天,邀请所有的人都参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古代皇帝的特权大众化。1915年8月在总统的默许下开展了一场拥戴袁为皇帝的运动。然而,皇帝却要经过选举(实际上是走形式),帝制必须是立宪的。

----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和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年,苏德双方签订了《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简称《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彼此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它在俄国的公私财产被苏俄埃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和领事关系;两国按最惠国原则发展彼此的经济和贸易关系。7月,根据一项秘密协议,德国能够送军士到俄国受训,这其实违反了凡尔赛条约。11月,两国在柏林签署附加协议,将条款延伸到俄国所控制之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阿美尼亚与远东共和国的苏维埃。《拉巴洛条约》后形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建交的热潮。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影响。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有何不同特点?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契丹建国后,耶律阿保机将亲卫之众自部族中分离出去,创建由皇帝本人直接领导的“斡鲁朵”,“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辽诸帝即位之始,例皆新建本人的斡鲁朵,同时也继承此前诸帝的斡鲁朵,使皇帝的亲卫力量独立于枢密院为首 的政府之外,且可与政府的力量相抗衡。“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斡鲁朵之)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至辽末,已有十三个斡鲁朵,合诸斡鲁朵,自成一体系,直属于皇帝。各斡鲁朵最高级的官员有二,“某宫契丹都部署”管理契丹人,“某宫汉儿渤海都部署”则管理汉、渤海人,其管理权限,可以说是军、民事务无所不包。这一体系,与掌管契丹等部族的北枢密院体系、掌管汉人渤海等州县人户的南枢密院体系并列。

——摘编自余蔚《辽代斡鲁朵管理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辽代斡鲁朵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辽代斡鲁朵制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魏文侯十五年等。1675年,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但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实践。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1851年,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1874年,发过传教士在中国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刘勇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实践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27年将背景时间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一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或 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

根据相关资料汇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世界)实行不同的计时方法,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特点,并结合历史阶段特点分析其原因。(要求:提取材料信息有效,原因分析从历史阶段出发,合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